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空降快餐联系方式_大学生空降平台
泰师附校 >
王书茵名师工作室
《长城》教学设计(张仁亮)
花谢花飞
2017-02-22 14:44:26
1708
电脑页面
17.
《长城教学》设计
张仁亮
教学
要求
1.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2.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气魄、雄伟”等词语。
3.
朗读时要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重点
难点
1.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体会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
准备
文中两幅图的挂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重点词句的幻灯片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
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
一 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
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2.
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
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 再读课文,认读字词
1.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2.
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
重点点拨。
(1)
隔:右下部是“
”,不要写成“用”。 (2)砖:右半部是“专”,第三笔是“
”。
(3)
旋:在“盘旋”中读xuán。 (4)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5)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 (6)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三 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1.准确。
2.
通顺。
1.教学本课时,可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理解“气魄雄伟”“奇迹”的意思以及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等,由此展开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从远观长城、近看长城、遥想修筑者三个方面理解感悟。
2.
可以从长城的长度和蜿蜒的姿态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谈收获,教师适当给予补充即可。如:长城的“长”,结合数字“一万三千多里”询问“山海关”和“嘉峪关”分别在哪个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
跨越了这么多省,那会有多长?这个环节的教学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
3.
近看长城时,重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可以通过图画先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埋下伏笔。
1.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段落,进一步体会长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朗读时要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
交流资料,升华认识。
一、检查字词
1.
出示重点词句,检查。
二、整体感知
1
、多媒体展示近景图和远景图,学生思考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表上序号,找出课文中分别描写长城近景和远景的文字。
学生回答第一段是远景图,第二段是近景图。
三、精读细讲
(一)远景图赏析:
1
、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表现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
、多媒体地图展示长城的起点和重点,让学生体会长城的长。
3
、朗读指导
(二)近景图赏析:
1
、近景图分别描写了长城的那些结构,学生带问题朗读。
2
、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模拟小导游,以小导游的身份,指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雄伟气魄
3
、结构指导: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三)联想
1
、朗读指导
2
、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以“长城,我想对你说“为题,学生谈感受。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赞美
1
、品读课文,读出气势。
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2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指导学生整合认识,感悟情感。)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
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教师:长城仅仅因为它的雄伟气魄就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你能用书中一句话概括出其他原因吗?
四、总结板书
今天的学习,令我们每一个
人都热血沸腾!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就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说的: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1.应在了解了长城的特点之后,再来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品读语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透过这厚厚的城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建筑长城的不易。
2.
在教学时,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批注,再回到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回到这两句话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气势,眼前浮出画面,心中悟出情感。
3.
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长城。在充分阅读,充分理解长城特点的情况下再去体会“奇迹”“血汗和智慧”就水到渠成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离学生也许太久远,学生对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体会很深,有些句子教师需范读。
评分
共
条评分
回复
点我快速回复!
书香润寒假,星火照成长 ——泰师
帖子
版块
帖子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