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重庆市巴南区一女子闯入幼儿园砍伤多名幼儿。
❖今年6月28日,上海徐汇区世外小学门口,一个男子持菜刀砍向孩子,造成两人死亡;
❖今年4月,陕西榆林市米脂学生遇刺事件,导19名学生伤亡。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Ex0VVKEzmaNq39LShsJaeUbgzJI9oWDygUkhe1CgQZoyxibHCe3fQ9BNftwLrE2usBWU0stdslqVYZzB0bWQKU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每次遇到针对无辜学生的恶性伤害事件,我们在痛心和愤怒之余,总会有种深深的无力感,除了呼吁加强学校周边的安保力量,到底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手无寸铁的孩子?
遇到突发事件时,逃生原则(Escape principle)“妇幼逃生第一原则”,在突发事件面前,妇女、儿童的首要任务是逃生。警察、军人应救助群众,要优先救助未成年人。
01
跑,不围观不停留听到周边有异常后(例如大声的哭喊和呼救),应快速判明情况,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奔向安全地带,越远越好。
判断清楚危险的方向,选择好逃跑的路线。一定要避免低头乱窜、跑向死胡同之类的地方。
扔掉你身上的书包、水壶等不必要的物品,以防它们影响你逃生的速度!会躲避如果你不能迅速地逃离现场,那么就要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例如商店、宾馆、饭店、民居等。
米脂事件中,可以看到事发地段道路两旁有很多的沿街店铺和住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是可以尝试跑进去躲避的……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能够随便闯入别人家中。但是你要记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应当不顾一切地寻求庇护!
这些地方往往会有很多大人,相信没有一个大人会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而坐视不管!
03要冷静千万不要哭,要学会冷静应对。
请把门反锁,并远离窗户,可以躲到屋外边的人看不到的地方,例如门后边、桌子底下、床底下等等。
迅速把你的手机或电话手表调到静音状态(非常非常重要!!!)。
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偷偷用微信或短信等不会发出声音的方式,向你的家人和朋友求救,再由家人或朋友向警察报警。切记不要发出任何的声响!!!
保持警惕,注意周边环境状况。
04
等救援危险发生后用不了多长时间,警察就会赶到现场。
如果你正在逃跑途中,要迅速地跑向警察寻求保护;
如果你正在躲藏过程中,不要听到响动就急急忙忙地往外面跑。要知道,警察赶到现场后的首要任务,不是抢救伤员,而是迅速地制服犯罪嫌疑人,消除危险状态!
所以你要等到警察现场处置完毕,确认安全以后,再从你所躲避的避难场所出来,寻求警察的帮助!
家长注意
不要告诉孩子见义勇为,孩子远比犯罪分子弱小,他们的能力制服不了犯罪分子,这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逃离危险后,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报警,这才是他们这个年龄该做的。
孩子,忘记电影、动画片里的英雄故事,你还太小;遇到危险,你首先要做的是——认清方向,拼命地跑。
跟孩子分享时,需要根据孩子的特定年龄,有重点的强调。
反击,太小的孩子不具备反击的能力,无法反击,也不能反击。
躲,有遮蔽物条件的,跑不掉就躲。
跑,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是第一选择。
孩子,你应该做的,就是尽全力保证自己的安全。
告诉孩子世界还是美好的
当然,在学习各种防范措施的同时,如果孩子好奇地问起来,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
虽然我们避免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是这个世界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环境整体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学校是安全的,世界是美好的。
与其让孩子自己了解真相,甚至对社会心生恐惧,不如我们做家长的主动出击,主动和孩子聊新闻,让孩子学会思考并保护自己,而不是自我封闭。
如何把握分寸
该如何把握分寸,才能避免社会新闻的模仿效应,既提醒孩子保护自己,又免让孩子心生过大的恐惧?
台湾心理学家莫兹婷老师在接受《亲子天下》采访时,曾建议:
首先,家长不慌,孩子才不怕。不要揣测孩子之前听到什么,只要做好心理准备,从容地关心孩子对事件的了解。比如,“你知道有位大姐姐为了保护自己的好朋友被坏人伤害了吗?”以此破题。
其次,讨论事实,不要传达偏见。惊悚社会事件的爆发往往伴随着丑化、标签、偏见,如“社会藏著很多杀人魔”,这些以偏概全的想法,会让低年级孩子对世界产生错误判断,对人感到不安与不信任。
对孩子传递客观事实。如果孩子有恐惧感,一定要第一时间讨论和处理,否则孩子的恐惧情绪会越来越严重。
最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建立好的亲密关系和互动,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处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知道自己无论经历什么,都是被爱的。
这些方法,虽然不能杜绝案件的发生,但至少能够提高我们的安全感。